内容页搜索

1968年,县民政部门在平望镇郊建造火化场,通过宣传和制订相关政策,火葬逐渐被广大群众接受。是年,团结大队第九生产队去世的社员姚龙珠成为北厍火化第一人。1970年,全社火化率接近70%

90年代起,农村出现埋葬骨灰盒的坟墓越来越多,越建越大,坟头越筑越高,不仅在自留地及公路旁筑坟,甚至在责任田中筑坟等现象。1996822日,吴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民政局、市土地管理局《关于开展平坟还田的意见》。1996年下半年至19976月,全镇开展清理墓葬用地、平坟还田工作,要求对公路两侧300米内和各村住宅区内的坟头全部搬迁或平掉。骨灰处理提倡深埋不留坟头,提倡树葬、壁葬、水葬以及不保留骨灰等多种形式。北厍镇基本实现在可耕地、风景区、经济开发区内无坟头。

20003月,全镇对清理墓葬用地进行动态管理,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骨灰乱葬和旧坟复垒现象。4月,在全市清理墓葬工作进行检查评比中,北厍镇获二等奖。

2002年,北厍镇经吴江市民政局批准建造存放骨灰安息堂,在厍星公路浮楼段东侧(南星圩)建成启用,批准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,已使用面积360平方米,建筑面积526平方米。设计存放骨灰盒1500只,已安放骨灰盒1200只。

是年起,为便于丧家办事,北厍镇敬老院辟出两间占地80平方米的大房间,同时提供台、凳等方便丧家举办丧事活动。部分村也都建有具备类似上述功能的“多功能厅”为居住条件不方便办丧事户提供场所。